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药食同源助力中国健康

03-19 11:04
核心提示:健康中国网讯:(使者)慢病已成为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社会疾病,这次国家卫健委以药食同源的形式,从食养食疗的角度出发,一定会对中国健康及厨房革命带来正面引导和影响,可喜可贺!国家级慢病“食养指南”颁布!开启药食同源行业新爆点!诊锁界2024-02-

健康中国网讯:(使者)慢病已成为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社会疾病,这次国家卫健委以药食同源的形式,从食养食疗的角度出发,一定会对中国健康及厨房革命带来正面引导和影响,可喜可贺!国家级慢病“食养指南”颁布!开启药食同源行业新爆点!

诊锁界

2024-02-22 07:27

未来,各级卫生工作者,包括营养指导人员,将被鼓励结合工作需要和患者实际情况,\参考这些指南,并将其指导应用于实践,以辅助预防和改善慢性病的工作。

来源:诊锁界综合

编辑:棂星

2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四项2024年版食养指南,其中包括《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食养指南(2024年版)》、《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和《成人慢性肾脏病食养指南(2024年版)》。

这些指南鼓励居民根据个人情况,合理搭配日常膳食,并结合指南中的推荐内容。食养指南充分发挥现代营养学和传统食养的优势,将食物和药物概念融入合理膳食中。它们提供了针对不同季节、地区和人群的食谱套餐示例和营养健康建议,旨在提高膳食指导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药食同源在之前更多的应用于亚健康人群、治未病和养生保健领域。然而,如今从治未病延续到治已病,诊疗方案与食疗方案相结合,这种做法可以说是对传统理念的一种进步发展和应用。

那又是什么推动着此次政策的颁布呢?

推动药食同源产业新爆点

提升健康管理效果,减轻医疗负担:

近年我国慢病和亚健康人群需求量日益剧增,以慢性肾病为例,在第六次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结果显示,2018~2019 年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病患病率约为 8.2%, 成人慢性肾脏病人群高达 8200 万;中国透析人群登记数据库显示,2022 年底我国接受透析的人口数已超过 100 万。

慢性肾脏病的病程长、并发症多、诊疗过程复杂,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同时还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医疗费用支出。对于慢病人群,药物治疗只是治疗中的一部分,加上慢病治疗通常需要长期用药,这对患者和医疗系统都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

然而,膳食干预是防治慢性肾脏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对非透析患者,合理用药的同时进行膳食干预可显著延缓疾病进展;对透析患者,结合透析和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膳食干预可减少透析次数、预防营养不良,延长透析寿命。食养指南的推出可以提供更加全面的健康管理方案帮助患者通过饮食来改善病情、增强身体免疫力,从而提升治疗效果,并且食养指南可以提供经济实惠、易于实施的食疗方案,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压力。

政策助力中西结合:

政策扶持药食同源和食疗方案都源于中医药理论和实践,将其应用于慢病人群的治疗中,是对中医药传统理念的认可和推广。同时,中西医结合发展是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方向。将食疗与西医诊疗相结合,有助于发挥中西医各自的优势,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并且政策的支持可以鼓励中医药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推动药食同源相关产品和技术的发展,丰富中医药的应用领域。

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减轻医保负担:

食养指南的发布可能会刺激药食同源市场的增长,为相关产业带来机遇,包括但不限于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提升预防医疗以及大健康产业发展等等。且食养指南提倡的预防和改善慢性病的食疗方案,有望通过整体管理和早期干预,减少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从而在长期内降低医疗成本,节省医保费用。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增加,自费市场可能会扩大。一些消费者可能愿意自行支付费用,采用食养指南中的建议来改善健康,这可以减轻医保系统的负担。

慢病防治推动新希望

药食同源为慢病相关食疗产业提供了丰富的食材和药材资源,推动了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潜力巨大。其理念强调通过食物来调节身体机能,为慢病患者提供了个性化的营养管理方案。这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疾病的进展。并且药食同源产品具有天然、安全、有效的特点,符合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会吸引有需求的大批消费群体。

不仅如此,还强调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干预作用,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对于慢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生药食同源为慢病的防治提供了一种全方位、综合性的方法,对于相关产业的发展和人们的健康管理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未来有着不错的前景。


/ END // 本文来源:诊锁界综合


  • 上一篇:
  • 下一篇:
更多

最新资讯

更多

最新资讯

中华出版促进会法律工作委员会主管,健康编辑部主办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7181,国内统一刊号CN10-1152/D 京ICP备20027670号-2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人员查询 | 版权隐私

版权所有 健康网(c)2009-2020 健康网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