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药健康 » 正文

一种新型的治疗全身疾病的方法:米针疗法

03-19 10:05
核心提示:摘要:王红伟医生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著名中医医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在国医大师贺普仁、程莘农恩师指导下,传承老一辈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结合现代医学研究进展,发明了“米针疗法”。“米针”疗法,就是根据张颖清生物全

摘要:王红伟医生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著名中医医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在国医大师贺普仁、程莘农恩师指导下,传承老一辈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结合现代医学研究进展,发明了“米针疗法”。“米针”疗法,就是根据张颖清生物全息原理,用针刺小腿上的相应的穴位,让这些穴位连成一个“米”字,从而达到从局部治疗全身疾病的目的。本文对“米针疗法”的原理及临床应用做一个概述。

  记者  李新民   林娜    通讯员   高晓云 

  1 背景

  针灸是华夏先民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实践中形成的传统医疗技艺,始于中国夏商时代,已有四至五千年历史,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杰出贡献,是代表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大概在19世纪之初,英国便有医生透过针刺肌肉痛点以舒缓肌肉上的痛楚。20 世纪的70年代期间,西方学者费利克斯曼否定中医穴位与经络的存在,声称这些中医理论很难得到西医的认同。但西方随后对针刺的实验研究证实,针刺可令受刺者产生内啡肽的释放、故针刺相应穴位能镇痛。2010年11月16日,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正式把针灸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针灸作为一种“内病外治”的治疗手段,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有效方法。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直至当代,由于其“简、便、验、廉”的优势,以及在治疗某些疾病方面的突出疗效,仍然被广泛应用[1]。正如张介宾在《景岳全书•疾病类》中所云:“凡病之为虚为实,为寒为热,至其病变,莫可名状。欲求其本,则只一气字足以尽之。”尽管临证病变万千,病因各有不同,病位有五脏六腑、皮肉筋骨、五官九窍之不同,然共同的病理变化是相关的,经脉、络脉、血气的运行不畅,乃至气滞血瘀,经络阻塞。“百病皆生于气也”是一种中医病因说,王红伟医生提出:尽管病因有七情六淫、饮食劳倦、跌打损伤等,但在任何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气滞是不可途越的主要病机故称“病多气滞”。气滞则病,气通则调,调则病愈。针灸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就是调理气机,疏通经络,促进气血的运行与协调,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王红伟医生经过30多年将数十种针灸疗法的精髓凝练为“米针疗法”,简化了学习掌握针法的繁度。

  2 原理

  “米针疗法”是中国传统针灸疗法的传承和发展,是根据十二经脉理疗为依据,五脏脏腑功能为基础研究发明的。经络是全身运行气血的通道,是人体获得营养物质的网络系统,脏腑是产生气血的系统。《黄帝内经》是中国第一部医学专著,系统地阐述了经络的功能,即运行气血、表里上下、平衡阴阳、滑利关节、传递病邪、联络脏腑和濡养筋骨等。经络在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贯通上下、沟通内外表里,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同时,手足表里之经又按照一定的次序交接,使气血流注往复,循环不已,这就是经络“通”的作用,这就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生理特征。疾病的发生恰恰是对这一生理功能的破坏,出现了或表或里,或脏或经脉气血的不通,营运之不畅,如《素问・调经论》所说:“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根据《灵枢.九针十二原》曰:“通其经络,调其血气,营其进履出入之会……令各有形,先立针经。”意思是:通过通调经脉气血,来治疗疾病。人类发病时就用石针根据经络原理进行针刺治疗,来调整机体系统功能,因而达到增强机体本身的抗病能力,不用吃药,同时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也可以减少药物对肝脏的伤害[2]。

  “米针”疗法根据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维筋相交”理论,“维筋相交”一词出自《灵枢•经筋》对足少阳经筋的叙述[3]。《灵枢•经筋》篇云:“足少阳之筋,……支者,结于目眦为外维。……维筋急,从左之右,右目不开,上过右角,并跷脉而行,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石学敏院士解释为:足少阳有一条支筋,循行于眼外角,维络眼的外侧,支配眼球活动。该筋上行,通过右额角,伴随着跷脉循行。这样,左侧的维筋网络于右下肢,所以伤了左额角,右下肢就瘫痪了。石学敏院士认为“维筋相交”理论是古代中医对大脑支配对侧肢体功能的初步认识。杨上善曰:“跷脉至于目眦,故此筋交颠左右,下于目眦,与之并行也。筋既交于左右,故伤左额角,右足不用;伤右额角,左足不用,以此维筋相交故也。”张志聪对“维筋相交”的认识进一步扩展,认为“盖维者,为一身之网维,从 左之右,右之左,下而上,上而下,左右上下交维,故曰维筋相交”。张志聪的认识为扩展交叉取穴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内经》的许多篇章中讲到“眼系”“跷脉”,并提出了“维筋相交”理论。“跷脉”与“维筋相交”理论都是古代医家们用来解释人体左右交叉的生理和病理现象的。基于“维筋相交”理论的交叉取穴疗法亦是经筋病证治疗的特色之一。清代医家王清任发《内经》之旨,在《医林改错•下卷•口眼歪斜辨》指出:“人左半身经络上头面从右行,右半身经络上头面从左行,有左右交叉之义。”石学敏院士认为《内经》观察到了神经系统“锥体交叉”的客观事实。《灵枢•经筋》中“足少阳经筋,……维筋急,从左之右,右目不开,上过右角,并跷脉而行,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手阳明之筋……上出手太阳之前,上左角,络 头,下右颔”,这说明手阳明经筋与足少阳经筋在头部均呈现交叉性分布特点,与西医学中枢神经对周围肢体运动功能的左右交叉支配极其相似,并且在十二经筋中唯有此两者在头部是交叉分布的,这在临床上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四肢中医交叉定位诊断治疗有指导意义。石学敏院士认为现代的头皮针的运动区取穴与“维筋相交”理论是相吻合的。头皮针是根据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在头皮上划分出相应的刺激区进行针刺。运动区相当于大脑皮质中央前回在头皮上的投影,运动区上点在前后正中线中点后移0.5cm处,上下两点间的连线即为运动区。下点在眉枕线鬓角发际前缘相交处。《灵枢•经筋》的“左角”“右角”分别指左额角、右额角,与头皮针取穴相似,故而石院士治疗中风偏瘫时,常取健侧头维、率谷等穴。现代学者对“维筋相交”亦有同样观点。沈晓明认为,“维筋相交”一词实际是概括左、右两边足少阳经筋分别交叉、分布到对侧的特点。“维筋相交”是基于足少阳经筋交叉分布到对侧头面的循行分布特点而出现的一类病症现象总括。“伤左角,右足不用”的临床表现与西医学中脑神经损伤后出现的对侧肢体半身不遂的理论极为相似。徐世芬根据“维筋相交”理论选取健侧头部穴位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明显提高了临床疗效。“米针”连发之渊源,同样根于《灵枢•经筋》之“维筋相交”理论。

  “米针”疗法,就是用针刺小腿上的穴位,让这些穴位连成一个“米”字,其所用的毫针和传统针法是一样的。根据生物全息原理,人体有8个部位反映全身的健康信息,包括:头部、躯干部、上臂部、前臂部、手部、大腿部、小腿部、足部。小腿的正面就像一个人体缩影,该处的穴位和反射区与人体的五脏六腑及经络都有联结,膝关节下对应人体头、颈、胸部;小腿腓骨对应人体脊柱骨;腓骨小头对应上肢;踝关节对应下肢,只要认识穴位分布与人体相应部位的规律性,在小腿处找出压痛点、病理反应点,就能从局部治疗全身疾病。人体的小腿正面像是一个人体缩量。内侧面为阴,外侧面为阳。踝关节上八寸为腰部,膝关节下类似人体的头部、颈部、胸部,小腿排骨类似人体的脊柱骨,双上肢在腓骨小头处(内外对应),双下肢在踝关节出(左右腿对应)。小腿内外侧是人体十二经脉,内侧面(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和外侧面(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所经之处。

  “米针”疗法同时根据阴阳经筋区域带的分部,治疗十二经筋所属疾病。经筋病,又称为筋伤,主要表现为经筋所分布之处筋肉挛急、掣引、痹痛、转筋、强直、弛缓或肢体不用等症。十二经筋所属疾病又分为筋急和筋纵两端,筋急则表现为疼痛和屈伸不利为主,具有牵掣、拘挛、强直、疼痛和重滞的特点;而筋纵则表现为肌 肉组织萎缩、弛纵不收或痿软无力等。经筋区域带内侧为阴,治疗人体阴病为主。外侧为阳,治疗阳病为主。米针疗法根据经筋区域带的分部,对人体全身的疾病进行辨证论治。

  3 方法

  小腿米针疗法一共有14个穴位,每种病依据病情取穴2~3个即可,通过本经配穴法(气乱于头取束骨)、循经取穴法(如气乱于肺取鱼际)、表里经配穴法(如气乱于臂胫取太 阴、阳明)、内外配穴法(如气乱于头取人中、风府)、三焦选穴法等,选择相应的穴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1本经配穴法

  采用分经辨证基础上,选取与病症相关联经脉上远离病症部位的穴位(经外奇穴)。穴位在《内经》中被称为“气穴”(《灵枢・邪气府病形》)、“气府”(《素问・气府论》)等,是经脉之气血显现于体表的特殊部位。人体有病时,气血就容易积阻滞在这些部位,针灸这些穴位就可以疏通经络,使气血运行通畅,疾病就可消除。由于经络沟通人体内外上下,所以一个穴位既可以治所在部位的病症,也可能治疗远离穴位处的病症。《灵枢・四时气》提出了“按其所过之经以调之”的循经经取穴总原则,用针刺足三里治疗胆气犯胃所致的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善,呕有苦,长太息,心中海、恐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胆。取三里以下胃气逆,则少阳血络以闭胆逆,却调其虚实以去其邪。”

  3.2循经取穴法

  “米针疗法”根据经络的根结与标本理论进行循经取穴。经脉的根、本位于四肢,结、标位于头、胸、腹。犹如培育植物的根系能促进植物生长一样,刺激经脉在四肢、穴位不仅能治疗局部的病症,更能治疗头、胸、腹等部位的病症。正如《灵枢.根结》所说:“九针之玄,要在终始,故能知终始,一言而毕:不知终始,针道咸绝。“终”就是结,“始”就是根。如《素问・刺论》取诸经之井穴治疗相应络脉的病症,就是典型的例子。这方面的应用还有很多,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的“五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灵枢・官针》的“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府脑也”,《素问・四时气论》的“治府者治其合”,《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取下合穴治疗六病等,都是在根结与标本理论指导下进行循经取穴的具体运用。米针疗法循经取穴是针灸选穴的首要原则,生动体现了中医整体治疗的思想,也是针灸治病的精华所在。《素问•五常政大论》云:“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旁取之。”《灵枢•终始》说:“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上病下取、下病高取、头病取足。这些都是整体观思想的物化,是看得见的整体观。《灵枢•热病》记载:“风盛,身反折,先取足太阳及腘中及血络出血”・《素问・刺腰痛论》亦日:“足太阳之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那中,太阳正经出血,春无见血。”皆指出因邪中太阳经脉而致的角弓反张和腰疼痛,应采用该经的委中穴刺血治疗。

  3.3 表里经配穴法

  人体的阴阳表里经可以互相沟通,如手太阴肺经属阴,手阳明大肠经属阳,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与大肠经的病症均可选取肺与大肠经的穴位同样,同名经也可以互相沟通。如手太阴肺经与足太阴脾经,同属太阴病症,均可选取肺与脾经的穴位[4]。“米针疗法”以脏腑、经脉的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为依据,如关节,除选取局部穴位外,还可取膝关节上部胃经的梁丘实及经的血海进行。

  3.4 内外配穴法

  内外配穴法是选取内侧穴位与外侧穴位进行配伍的方法。内为阴,外为阳,此法是以调整内外阴阳为主的方法。若阳经病则选用外侧穴位为主穴,内侧穴位为配穴;反之,阴经病选用内侧穴位为主穴,以外侧穴位为配穴。 “米针疗法“将小腿部内侧的穴位和小腿部外侧的穴位配合应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5三焦选穴法

  “三焦”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三焦的概念有两种,一是从部位上而言的,现多称为“部位 三焦”,认为三焦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脏腑器官,而是用以划分人体部位及内脏的特殊概念,有上焦、中焦、 下焦之分;二是六腑之一的三焦,又叫“孤腑”“大 腑”,如张景岳云:“然于十二脏之中,惟三焦独大,诸脏无与匹者,故名曰是孤之腑也”,其在经络学说中与手厥阴心包络相表里,为与“部位三焦”方便区分,可称之为“六腑三焦”[5]。米针疗法以膝关节至踝关节部位为人体全息影像投影。上三分之一为上焦,治疗人体上焦的疾病;中三分之一为中焦,治疗人体中焦之疾病;下三分之一为下焦,治疗人体下焦疾病。从三焦辨治,定位疾病部位。

  4  “米针疗法”的临床应用

  小腿米针疗法一共有14个穴位(依改、津液点、阳气点、原点、化痰点、化结点、相托、龙珠、万里、千里、百里、相依、结肠点、龙眼),每种病依据病情取穴2~3个即可,通过本经配穴、循经取穴、表里经配穴、内外配穴、三焦选穴配穴等方法,治疗脾胃病、妇科病、骨关节病以及失眠、口干、耳鸣等亚健康状态,可取得不错的效果。米针疗法操作比较简单,只需掌握小腿14个穴位的具体位置,并了解一些常见病例取穴,有了工具就可以在家里自行操作。临床应用适应症包括多发性神经炎、脊髓侧索硬化、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综合征、半身不遂、高热、恶寒、头痛、小儿麻痹、肺炎、结核病低热不退、无名热、经闭、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痉挛、三叉神经痛、吞咽困难、舌强语謇、高血压、甲状腺病、支气管炎、咳喘、心动过速、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增生性关节炎、腰扭伤、坐骨神经痛、昏迷、脑血管意外、肠疝痛、功能性痛经、遗精、早泄、足趾麻木、足趾疼痛等。

  5 米针疗法相比传统针刺疗法的优势

  沈雪勇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的经络概述中传统针法是以人体主要12 条经络,分别是手三条阳经和三条阴经,足三条阳经和三条阴经,再加在身体前面和后面的任脉和督脉共14条,走向是直由上到下或由下向上方向走,有360多个穴位分布在14经中,沿经络以直向排列,传统的针法具有操作复杂,疗程长,起效慢,患者依从性差等缺点。而米针疗法选择了14个经外奇穴[6],减少针灸器材的使用,每次治疗3至5根针(2至3穴)。其简单明了,容易学习,操作方便,具有更少的干预点和更少的干预次数的优点,减轻了患者多针痛苦,减少了敏感部位的针灸恐惧,患者前往医院的次数更少,医患耗费的时间成本更低,具有更便捷的优势,更容易普及,并且以其独到的取穴方法提高了临床疗效,同时“米针疗法”带来的不良反应少,减少了临床医师或医生及针灸爱好者的针灸风险概率,避免了气胸,吐血,尿血,漏尿等危险的发生率,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6 总结

  王红伟医生发明的“米针疗法”,以十二经脉理论为依据,以五脏脏腑功能为基础,根据生物全息原理,创造出的一种全新的针刺治疗方法,其主要在于小腿上的相应的穴位的选择,还包括多年经验总结出来的配穴方法,拥有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的等优点,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可治疗多种疾病,被患者广泛接受,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本文参考了《国医大师石学敏》(卞金玲,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参考文献

  [1] 周乃忠. 浅议针灸手法中的文化内涵[J]. 临床医药实践,2019,28(5).

  [2] 白钰如. 董氏奇穴与传统针灸相关性研究[D]. 2016.

  [3] 卞金玲. 国医大师石学敏[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3.

  [4] 邓前. 表里同名经特定穴的五种配穴形式[J]. 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6,26(2).

  [5] 刘贯华,闫东艳,张怀亮. 张怀亮教授三焦辨证新论[J]. 吉林中医药,2019,39(2).

  [6] 叶明柱,杨文彩. "经外奇穴"小议[J]. 上海针灸杂志,2009,28(2).


  • 上一篇:
  • 下一篇:
更多

最新资讯

更多

最新资讯

中华出版促进会法律工作委员会主管,健康编辑部主办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7181,国内统一刊号CN10-1152/D 京ICP备20027670号-2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人员查询 | 版权隐私

版权所有 健康网(c)2009-2020 健康网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