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专栏 » 正文

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一员

10-14 05:12
核心提示:健康网讯(吴治江 傅東 黄普鹏):(编者按:在基层干部中,村支部书记是基层干部的关键,肩负农村振兴重任,起着社会桥梁作用,许多优秀村支部书记默默耕耘正带领本村走向美好的明天,王道平就是其中的一员…)山东新泰:聚民心拓开新局面 葛沟河村旧貌换新

健康网讯(吴治江  傅東  黄普鹏):(编者按:在基层干部中,村支部书记是基层干部的关键,肩负农村振兴重任,起着社会桥梁作用,许多优秀村支部书记默默耕耘正带领本村走向美好的明天,王道平就是其中的一员…)

山东新泰:聚民心拓开新局面  葛沟河村旧貌换新颜

葛沟河村位于山东省新泰市城西南约五公里,新甫街道、新汶、翟镇三地交汇处,全村共845户居民、2208人口、1680亩耕地。白天村落安居乐业,夜晚广场欢歌笑语,暖意融融,物阜民丰。然而,二千多们村民们却谁也没有忘记过去曾经的艰难困苦与辛酸血泪,谈及今日的幸福祥和与富足安宁,他们总会不约而同地提起带领大家劈波斩浪的领路人——村党支部书记王道平。

2007年,年方二十八岁的王道平当选村主任,2011年4月起肩挑村党支部书记重任。他凭着一腔滚烫赤诚与实干担当,用不到十年光阴,将葛沟河这个昔日的“闭塞落后村”——集体收入为零、上访不断的“问题村”,淬炼成集体年收入突破百万、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5万元的先进模范村。一、破局开路:以发展实效重塑村民信任2007年末,28岁的王道平在村“两委”换届中高票当选村主任。面对大家“毛头小子治不了烂摊子”的质疑,他沉默以对,心中却燃着一团火:“群众不信,是因多年死水无澜;唯有发展,才能重拾信心!”

■■首战攻坚 破解民生之困:村道泥泞、汛期全村成灾是村民心头烦恼。2007年一场暴雨中,河边村民冒雨搬迁的艰难场景刺痛了他。他立下军令状:“2008年汛期前,必通路修堤!”资金短缺,他便凭经商积累的人脉四处奔走,硬是筹足180万元。翌年4月,一条长1600米、深6米的西河堤巍然筑起,800米主干道硬化如新。自此,葛沟河彻底告别“雨季逃难”的历史。村民眼中疑虑消散,化作由衷信赖。 

 ■■再战开源 激活沉睡资源:“守着金饭碗,不能要饭吃!”他敏锐锁定两大“沉睡富矿”:荒废的村办煤泥厂被村民哄抢占用,分文不缴;良庄矿长期无偿占用的排水沟,无人过问。  煤泥厂竞标公告一出,村里瞬间炸锅。反对声、人情网层层压来,甚至有老友翻脸相逼。他岿然不动:“为全村利益,寸步不让!”最终以年租金8万元签下合同,终结村集体“零收入”历史。  向煤矿追讨沟渠租金更是难如登天。尽管熟稔矿务,他却连吃闭门羹。凭一股韧劲,他多方协调、十余次登门,恳切陈情,据理力争,终以每年16.6万元签下30年煤矿沟渠排水租约。提及当年艰辛,他目光坚毅:“不受那番难为,何来今日发展?” 

 ■■聚沙成塔 绘就振兴长卷:两笔“源头活水”汇成葛沟河村容村貌发展洪流:  1、强基固本:2011年,安装监控探头20个、平安灯60盏,治安焕然一新;建成幸福院,让老人老有所乐;千平米办公楼拔地而起,党员教育、文化书屋、自动化办公一应俱全。  2、普惠民生:2014年,铺设自来水管道3000余米,电网升级改造20000米,增变压器3台;建成沼气池58户,终结“烧柴做饭”历史。  3、产业突围:2017年流转土地80亩,引资百万建成40亩鱼池,年增收10万;将村北风井水源租赁养鱼户,再添6万元年收入。老人们逢人便夸:“咱村摊上个好书记!”二、枝叶关情:以惠民之心浇灌共富之花作为土生土长的葛沟河人,王道平虽早年致富,却始终心系桑梓。为报乡土养育之恩,他毅然放下个人事业,将全副身心扑在村庄振兴上。 

 ■■解水困 润泽丰年希望:眼见良庄煤矿风井清泉白白流走,村民却“靠天吃饭”,他心疼不已。2011年,筹资60余万元建成3000立方米西岭蓄水池;2014年又完成1200米的引水工程,实现全村土地自流灌溉,每亩增收300元。清流所至,皆是丰收欢歌。

■■转观念 激活土地潜能 :为打破小农经济桎梏,他力推土地集约化经营。面对村民“恋土情结”,他与“两委”成员踏破门槛、磨破嘴皮,终以真诚打动人心。如今全村流转土地1200亩,户均年增收800元。 

 ■■暖桑榆 托起幸福“夕阳红” :发展成果已惠及全体。他每年协调资金,为140余位70岁以上老人发放节日慰问品;2020年起,村集体为170名老人全额缴纳合作医疗,年支出1.7万元;设立高考奖学金,2021-2024年共发放1.9万元。点滴温情,织就“老有颐养”的幸福网。三、塑形铸魂:以文明之灯照亮和美乡村昔日的葛沟河,文化荒漠滋生纷争,曾是“上访专业村”。王道平深谙:物质丰盈需与精神富足同频共振。 

 ■■变废为宝 筑起精神家园:2010年,目睹城区广场欢舞场景,他萌生建广场之念。可村内无闲地、囊中无余钱。一次他散步走到村西,突然灵光一闪,何不利用村西荒沟,填沟造地!于是,他争取来免费建筑垃圾4000立方,填平了存在多年的深沟。2012年,1600平米南广场惊艳亮相,崭新的健身器材与村民欢歌笑语共舞。  北区村民呼声又起。他再选村北深沟,如法炮制填埋5000立方废矿料。2014年,1200平米北广场落成,南北呼应,共奏文明和弦。 

 ■■精雕细琢 绘就乡村新韵:2016年借乡村文明东风,他协调资金硬化主街道5800米,安装路沿石,修排水渠2048米;全村绿化苗木17000棵,并指定8名保洁员、3名管护员守护长效洁净;村口松石景观气势不凡,造型优美,“一街一景、一园一韵”的乡村生态画卷徐徐铺展。 

 ■■春风化雨 涵养文明乡风:文化阵地激活了村庄精气神:酗酒闹事匿迹,赌博陋习遁形,邻里争吵消弭。白天勤恳劳作,夜晚健身欢歌,人人争为村庄发展献策出力——一幅文明和谐、昂扬向上的乡村新图景已然定格。四、擘画未来:以恒久之功书写百年基业乡村振兴之路任重而道远,王道平的目光始终投向更远的未来:  1、筑梦新居:2018年,王道平和驻村第一书记结合本村实际的现状和市里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文件,制定我村实施异地整体搬迁和产业发展,启动绿色生态社区建设,规模19万平米。如今东区6栋楼主体完工,百年安居梦正照进现实。2、粮安沃土:2023年攻坚“非粮化”治理,380亩耕地复垦达标,并加快土地流转,转型农业发展。目前,我村已流转土地1200亩,用于优质小麦和高效饲用玉米种植,实现土地集约化经营。村集体投资160万元,硬化农田道路3200米、近7000余平,铺设灌溉管道5000米,开挖排水管沟3000米。打造高标农田,确保良田粮用,紧抓农业根本不放松。  3、活水兴农:2024年投资56万实施“南水北调”,引矿井废水润泽千亩粮田,助力“吨半粮”目标,年增集体收入5万元。  4、沃野升级:2025年投资76万新修排水沟520米,根治村南内涝,排除雨季隐患,护佑200余户安居。十年倾注,终得村强民富;一心为民,换得万众归心。在王道平带领下,葛沟河村党组织连年获评“先进基层党组织”“过硬党支部”,他个人多次荣膺“优秀党支部书记”称号。如今,他正以百倍热忱,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征程中奋力书写一名共产党员的无悔人生——葛沟河村的明天,必将在他的耕耘下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 上一篇:
  • 下一篇:
更多

最新资讯

更多

最新资讯

中华出版促进会法律工作委员会主管,健康编辑部主办

本网法律顾问 北京市京国律师事务所主任 马国华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7181,国内统一刊号CN10-1152/D 京ICP备20027670号-2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人员查询 | 版权隐私 | 链接

版权所有 健康网(c)2009-2024 健康网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知网